农村渠道以经销商模式为主,虽然”互联网+农业“下出现了很多以B2B、B2C等的新零售,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农村经销渠道的现状,反而在资本加持下的“互联网农业”公司也开始通过线下经销渠道发展业务。
与城镇不同,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受农业集散性、区域性、地域性、认知理念等的影响,传播性、互动性等优势在农业市场减弱。一些互联网企业通过农村经销商线下开发,宣传、运作,发现能更快的获取农业客户群体, 降低客户维护成本,提高企业地区影响力。然后更多的农业互联网企业纷纷效仿,各地出现了很多以农业互联网噱头的新型经销商,从实体经销商转成互联网经销商。
但是通过经销商把线下资源全部引流到线上,相当于经销商把自己维持的客户群体共享,虽然很多的互联网企业通过利润分成分享利润,但是这种方式让经销商没有绝对的安全感,当产品逐渐透明化,客户线上转化,他们存在价值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经销商在运作时通过企业让利进行新客户的线上引导,不会去引流自己的忠实客户,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在前提投入资本的时候成长很快,在自身造血功能没有完成时,只要资金链出现问题,发展就会出现停滞。
农业互联网企业以电商、金融、大数据等赋能线下经销商,经销商支付加盟费并承担推广、销售、宣传的工作,还要承受企业对自身的考核,当利润无法覆盖、理念不再认同,线下经销商就会选择离开。离开后的经销商在对外宣传上会把农业互联网的实质传递成披着互联网外衣的零售商。农业信息传播是以区域为主,从业人员单一,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当“互联网农业”负面信息增多后,市场开放将陷入停滞,同时增加了后其他入局者的难度。
农业互联网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资本的加持不能保证持续,进入的企业就要形成一套健康持续的盈利模式,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在进入农业之初未建立完整的盈利渠道,在资本无法长期注资的情况下,各中小型企业可以共同搭建综合服务网点,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线下渠道开发、维护、赋能难度,另一方面通过入驻企业赋能,提高网点盈利空间,增强市场竞争力。
农业是一片未开发的蓝海,一旦先进入者集成了参与者、消费者、服务者等建立了渠道网络,并为他们建立覆盖系统、规则、管理、运营的制度,当人民习惯了这种操作流程就很难改变。基于这个原因,各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线下农村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建立大量的渠道网络,通过便捷的服务、独立的系统、低廉的价格占据市场份额。挤压中小型农业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空间。如果各中小企业产业互补,集中发挥各自的优 势,组建区域联盟对抗互联网巨头,将会有一线生机。
全球空运货代哪家最强?最新25强出炉,6家中国企业上榜
2217 阅读顺丰控股:6月营收262.54亿元,同比增长13.43%,连续5个月超行业增速,稳步上升趋势明显
1882 阅读跨省最快7小时达,货拉拉的新服务竟还打下30%价格!
1592 阅读王卫连续两年出席!为什么是顺丰?背后有何深意?
1464 阅读巨头供应链转型之路|宝洁的 “供应链3.0”
1361 阅读效率领跑行业,70%企业复购!揭秘被巨头复购16次的大小车方案
1283 阅读物流仓储运输绩效指标(KPI)有哪些?你都用对了吗?
1166 阅读海南打造国际航运枢纽 推动航运业智慧赋能与绿色转型
1029 阅读京东物流New Balance华南中心仓正式开仓
1009 阅读火车模式拣货
1060 阅读